本报讯 (记者李国 实习生唐袁秋)7月25日至28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家出版印刷发行单位汇聚山城,线万种。
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的本届书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主会场设于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展区面积达8万平方米,同期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并在京东、当当设立线上专区。
“应接不暇,三天时间接待天津、云南、北京、台湾等三十多家参展单位,忙得心里开花。”重庆市文化产业商会会长、重庆五洲世纪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徐登权对记者说,这是书博会时隔18年后再次落地重庆,近10万观众入场,读者作者深度互动,集中展现了重庆多元交融、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色。
在“五洲世纪集团”中央大厅展区,12岁少年作家康嘉洋携新作《我是中华女孩》亮相参展。作为重庆人民小学六年级学生,她是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年龄最小的首批作家,在校期间曾公开出版发行一部四十万字诗文集。康嘉洋坦言,最初只是想为自己的小学时光留下一份“看得见的纪念”,而这份“纪念”在整理过程中,逐渐生长出更丰富的意义。
近年来,影视行业在谍战与抗战题材上的创作出现瓶颈,特别是“女性视角+真实历史+高还原度资料”的剧目几乎为零,重庆出版社2025年重点推出的抗战谍战小说《孤光》,填补了这个空白。作者婉瑜为写好这本书,系统研读中国抗战史、情报史、谍战史等上百本书籍,用10年时间酝酿,力求在文学表达与史实严谨之间取得平衡。“我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将红岩精神中那份‘孤光’的信仰力量传递给当下的读者。”她说。
书博会期间,近千场阅读活动让这场“嘉年华”更加精彩纷呈,众多文化大咖与读者面对面,分享阅读感悟与创作心得。“陆海讲读堂”活动中,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阿来直言,新时代需要新文学,“我们不仅要承接曹雪芹、李白的笔墨滋养,更要补上科学意识这一课,为文学注入新的维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借助VR、AI等技术打造的沉浸式互动展区,以及数字阅读、纸质阅读融合体验区人流如织。“龛韵千年——中国石窟寺出版作品展”,依托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通过主题出版物、文创及VR技术等,集中展示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大足五大石窟艺术的千年文脉与当代传承,让读者在跨越千年的“对话”中找到文化共鸣。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