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官方门户网站 - 互动小说与文字游戏创作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九游新闻

九游新闻

七月世界文学动态

发布时间:2025-08-11

  

七月世界文学动态

  7月8日,诗人、小说家范妮·豪(Fanny Howe)逝世,享年84岁。豪生前出版了25本诗集、12部小说以及两本短篇小说集,并于2009年获露丝·李莉诗歌奖(Ruth Lilly Poetry Fellowship)。豪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爱尔兰剧作家玛丽·曼宁,也是文学巨匠塞缪尔·贝克特的挚友;父亲则是法律历史学家,撰写了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的官方传记。她的姐姐苏珊·豪(Susan Howe)也是一位重要诗人,曾获博林根诗歌奖。在2009年出版的传记《冬日阳光》(The Winter Sun)中,豪回忆道,青年时,她和家人总是在周五时去波士顿雅典娜剧院听交响乐、喝下午茶,她也必须每日按要求早早上床睡觉,睡前的独处使得她的感官尤其敏感,让她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

  年少时,豪的周围每个人都是作家,所以她发誓也要写作。她写道,“从青春期一开始,我就想过上诗人的生活。”但在豪看来,姐姐苏珊才是那个一直在阅读的天才,苏珊把书籍看得尤为重要,而她自己则只读那些有马、狗和神秘故事的书。豪认为,自己诗歌的结晶之作是1995年出版的诗集《点钟》(O’Clock),她在爱尔兰一处名叫安娜梅克里格的地方创作了这部作品,那是她第一次尝试在完全孤独的环境中写作,仅与植物相伴。在诗人好友玛戈·洛克伍德(Margo Lockwood)去世时,豪创作了一首名为《玛戈》(Margo)的短诗,诗中描绘了关于安葬的需求——“如果可以,请确保那里有一棵白蜡树,年轻、茂密、翠绿。请把烧焦泥炭的气味带回。她的气味。我的气味。”

  最新一期《巴黎评论》杂志发布了对法国作家、2009年龚古尔文学奖得主玛丽·恩迪亚耶(Marie NDiaye)的访谈。在长达一年半的访谈期间,恩迪亚耶谈论了孩子、电影以及写作,同时逐步为仅有一个黄色沙发和一张椅子的独居公寓添置了物品。

  恩迪亚耶患有超忆症,能够记得自己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比如每个人在每一天穿了什么衣服。她有着清晰的童年记忆,但在采访中却完全记不清自己作品《拉迪维娜》中的任何人物。恩迪亚耶解释道,她总是在写完小说后就忘记所有细节,小说出版后,她永远不会再想起书中的角色。据说,巴尔扎克曾在临终前呼唤自己的小说《无神论者做弥撒》中的角色皮安训医生,而恩迪亚耶对这一轶闻感到不可思议。她在采访中说道:“在临终之际,我不会呼唤我笔下的任何人物。”

  恩迪亚耶谈道,她习惯在做家务时将小说中的细节构思得足够清晰,等到真正开始写作后,她会非常高效地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再多就无法再坚持。恩迪亚耶写的所有剧本都是受委托创作的,她喜欢电影,但是对写剧本并不感兴趣——这只是工作。恩迪亚耶说道:“我觉得所有的审阅和修改工作都有点烦人。”恩迪亚耶也谈道,一个关于故事的模糊影像会在她的脑中盘旋数月,这一影像变得清晰就是她可以开始写作的信号。比如,在创作《我的复仇》(Vengeance Is Mine)之前,模糊的影像是一个在办公室里的女人和走进来的男人。通过想象,她将这一模糊的影像写成了整个故事。

  7月,苏格兰畅销书作家、《猜火车》作者欧文·韦尔什(Irvine Welsh)推出全新小说《恋爱中的男人》(Men in Love)。这部作品是《猜火车》的续作,讲述了雷登、贝格比等角色安定下来后的故事。在韦尔什看来,《猜火车》中的人物原型来源于他成长的社区。在成长过程中,他和社区里那些有趣的、爱惹麻烦的孩子关系紧密,他们对世界事件和时代变迁的反应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素材。青春时代的故事和人物是韦尔什的写作核心,因此在《猜火车》出版后的32年里,他从未停止书写这群主人公的故事。比如,2001年出版的小说《胶》(Glue)描绘了《猜火车》中的四个年轻人十几年后重逢的故事,2012年出版的《烟丝男孩》(Skagboys)则讨论了撒切尔主义对传统工人阶级的摧毁,重新审视主人公们如何陷入自己的人生状态。如今,韦尔什又回到了这些角色身边,探讨他们开始认真对待爱情的人生阶段。

  近日,布克奖得主、《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Substack账号订阅量达到了十万八千人。这些订阅者会不定时地收到阿特伍德通过邮件传达的简讯,同时能够在平台论坛上进行实时互动。阿特伍德的Substack账号名是“在写作洞穴中”,账号首页配图是一张同名自画像:漫画中的洞穴结满蜘蛛网,出口处悬挂着一副梯子,通往晴朗的外部世界,而在洞穴中,身穿绿色上衣的阿特伍德手握一支羽毛笔坐在桌前。阿特伍德曾在创作新作前宣布自己要暂时“下到洞穴中去”,她也曾在采访中谈道,互联网带来了许多欢乐,但也同时致使她拖延工作,所以“下到洞穴”意味着和互联网断联。如今,阿特伍德将“洞穴”中的思绪实时展现给Substack账号的订阅者们,有时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看法,有时则是她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内幕故事。阿特伍德在账号简介中写道:“我出生在黑暗时代,那时手机甚至电脑都还没出现,所以我知道很多早已失传的秘技,比如如何缝补袜子。我写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时我也会画漫画。我漫无目的地闲聊。”阿特伍德的订阅者每月需支付五英镑,全年订阅的价格是47英镑,而阿特伍德可以直接获得其中九成的收入。她向订阅者们承诺,“无论我脑子里有什么,你们都能读到。”

  7月,奥斯卡获奖导演、传奇男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全新传记《克林特:他和他的电影》(Clint: The Man and the Movies)出版,本书由畅销书作家、电影评论家肖恩·利维(Shawn Levy)撰写。利维共创作过11部作品,其中包括著名影星保罗·纽曼的传记。

  在新传记的序言中,利维谈到了本书与伊斯特伍德以往传记的区别。他认为本书尽力做到了呈现事实、避免说教。他不愿像此前的传记那样过度奉承这位传奇电影人,也不愿意过于严厉地记录伊斯特伍德人生中的每一个失误。

  新传记仍然采用了传记写作的标准模式,即完整刻画伊斯特伍德的一生,讲述他一步步闯荡好莱坞的经历。1930年,伊斯特伍德出生于旧金山,中学时在学校表演了一场戏剧后,他决心不再演戏。1953年服完兵役后,在战友的鼓励下,伊斯特伍德进入好莱坞。在利维看来,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1968年上映的电影《独行铁金刚》中,伊斯特伍德饰演直觉敏锐、脾气古怪的警长库根,这个角色为伊斯特伍德指明了职业生涯的走向;参演1959年上映的电视剧《皮鞭》的经历则帮助伊斯特伍德形成了经济的电影拍摄理念,他曾将这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视为自己的电影学校。

  文艺报社版权所有京ICP备16044554号京公网安备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NineGame(国际用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15层 联系电话 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由:九游,九游官网,九游娱乐官方网站,九游官方门户网站提供

九游新闻

联系我们

手机:0394-3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