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和25日,著名作家马伯庸走进青岛,先后在青岛大学“青年大讲堂”和青岛新华书店书城城市课堂与读者进行深入互动。这位曾获得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骏马奖等多个奖项的作家,带来了他的最新作品《大医》,为广大书迷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与人性的窗户。
在青岛大学的活动中,马伯庸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分享了他在创作《大医》过程中的趣事和思考。他提到,书中有一个关于百万富翁施耐德之子的故事,展现了当时医疗条件的局限和医生们的无私奉献。马伯庸强调了史料实证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历史的细节中去挖掘人性的光辉。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马伯庸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搜寻史料的心得。他的每一个回答都引发了现场的热烈反响,仿佛让大家一同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感受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紧接着在5月25日的“见微”系列作品分享会上,马伯庸与书友们畅谈创作过程中的点滴趣闻,引得现场笑声不断。他透露,备受期待的“见微”系列第三本《桃花源没事儿》将于本月27日上市。这部新作延续了他对小人物的关注,讲述了一位穷酸小道士的故事,充满了幽默与深意。
马伯庸的创作一直以来都以历史为背景,近年来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推出多部作品,像《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等等。他坦言,自己的写作并没有严格的计划,通常同时进行几个作品的构思与调研。他认为,作家不仅要了解自己的领域,更要对各行各业有所涉猎,才能写出更具深度的作品。
对于马伯庸来说,写作是一种享受。他回忆起忙碌的工作日,虽然白天的工作让人疲惫,但一回到家,就忍不住要投入到写作中去。他表示,灵感往往在最忙碌的时候迸发,写作的快乐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
马伯庸的青岛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学交流的盛会,更是他与读者心灵碰撞的美好时刻。通过他的分享,大家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体会到创作背后的乐趣与热情。这次“放飞”自己,马伯庸用他的智慧和幽默,为青岛的读者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