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官方门户网站 - 互动小说与文字游戏创作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九游新闻

九游新闻

“广西好书”在上海书展绽放馨香

发布时间:2025-08-23

  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活动于8月13日至19日举办,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精彩亮相。从精品图书展示到特色文创展销,从线下互动体验到线上直播联动,广西出版以多元形式呈现八桂文化魅力,成为书展上的亮眼风景。

  “书多,漂亮,看着舒服。”8月13日上午书展开场不久,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的冯老师来到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展区,在集团旗下6家出版社的展位逡巡良久。展区的图书丰富多元,既扎根广西沃土,又放眼全国视野,涵盖历史、科技、教育、艺术、少儿等多个领域,尽显出版实力与文化底蕴。不少像冯老师这样的上海读者,对桂版书尤其青睐。

  在100多平方米的展区里,广西人民出版社带来《正史里的广西》《博物馆里的 “三月三”》等力作,前者以正史为脉络梳理广西历史变迁,后者通过博物馆文物解读“三月三”的文化内涵。广西科技出版社的《弄官山——在白头叶猴中间》聚焦濒危物种保护,《中国古代科技遗产》则系统梳理中华科技瑰宝,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广西教育出版社主打少儿阅读,新书“小小神探熊小猫”系列将科普知识融入侦探故事,“新语文读本”系列由名家编著,20余年来不断修订一直畅销。广西美术出版社的《艺术的故事》袖珍本新版包装礼盒限量首发,以通俗语言解读艺术史,《小古董笔记蚀花珠》则聚焦非遗文化,讲述古代珠子背后的历史故事。

  接力出版社深耕少儿出版,刚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狼洞的外婆》以奇幻叙事传递勇气与智慧;《怪物大师》系列持续热销,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冒险世界。漓江出版社在展区的直播重点推介凯鲁亚克《在路上》,与读者探讨自由与责任的命题;《泥潭》因获得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引发高度关注,九游官网不少读者一次买上好几本,以便参加15日的作者刘楚昕签售会。

  书展首日,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守摊,开场十几分钟就有人来买《古诗文里的广西》,让她倍感欣慰。随后一位老奶奶一眼就看中绘本《梦中奇遇》和《樱桃树下》,说要送给孙女。“上海人识货,而且特别舍得花钱买书。”石立民边忙着招呼顾客边感叹。

  2025上海书展创新打造“双主场+X+N”模式,即以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为“双主场”,在全市范围打造多个“X”分会场,精选“N”个书香浓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书展资源下沉一线项。广西出版积极融入这一格局,以“双展区+特色分会场”的布局,拓宽文化传播空间。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展区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E1-27 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则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 W1-21展位,“双子星”遥相呼应。广西师大出版社展出近3万册图书,其中有不少热门作品,如著名历史学者王笛的《茶馆》,考察20世纪下半叶成都的茶馆,理解中国当代的转型与变迁;《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函盒定制版限量首发,以史家之笔触碰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人类学名家邓启耀的《巫蛊》,出版25年来首次增订,让读者体验颠覆认知的解谜之旅……为了方便读者选书,出版社的编辑们花时间费心思手写便签粘贴在书封上,或者简单介绍图书内容,或者抒发读后感,乃至寥寥数字寄语读者,让人倍感温馨。

  接力出版社在东一区展位之外,还在童书嘉年华展区设点,让产品更易触达特定读者群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长篇历史小说《王谢》读者见面会、“东南亚汉语教育中的文化对话”讲座在中信书店·跳岛声音书店举办,利用分会场扩大传播。

  漓江出版社一日连办两场刘楚昕新书《泥潭》签售会,充分利用分会场满足不同读者需求。8月15日,第一场签售会上午10时起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举行。当天不到8时,家住武宁南路的钱先生就和老伴到现场排队。夫妻俩各拿一本《泥潭》,其中一本是帮女儿签的。钱先生说,女儿因为上班来不了,否则他们一家三口都会到场,“因为我们全家都是文学爱好者”。第二场签售会下午4时起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六层举行,刘楚昕签售期间,读者持书在书架旁绕成长龙,场面壮观。

  这种在“X”分会场的布局,广西美术出版社的做法尤为突出。他们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展位和前滩阆风艺术画廊的分会场,同步举办“我和艺术的故事”快闪展,展示读者与艺术相关的故事、照片、留言,设置 “书中淘金箱”互动装置,以扭蛋方式抽取黄金书票及限量文创,引发读者对《艺术的故事》的关注。

  8月16日,广西美术出版社联合阆风艺术在前滩31举办“我与艺术的故事”对谈,邀请背景各异的嘉宾,分享他们生命旅程中与艺术的相遇、碰撞、纠缠、成长与感悟。广西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郭树坤介绍说,2008年该社获得《艺术的故事》中文版授权,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出版了豪华本、精装本、平装本和袖珍本4个版本,中文版销量逾50万册。出版社近期专为年轻读者量身打造《艺术的故事》袖珍本第2版,希望能满足年轻读者的阅读需求,让更多人更方便地接触艺术场景。

  这种为一本书殚精竭虑的拼劲,赢得了广西出版的好口碑,以及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广西出版的文创产品以“创意+地域”为核心,将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结合,成为书展上的 “吸睛利器”。

  漓江出版社的“黑诺”文创系列颇具文学气息。“火花” 致敬作家许愿火柴以加缪、福克纳等6位文学巨匠为灵感;“文学镜界”展位以巨幅作家海报构成独特景观;“盲盒藏书局”通过关键词猜书名,增添互动趣味。该社文创产品达50余种,致力让文学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接力出版社深耕少儿文创,“巴巴爸爸”系列搭配玩偶、杯子、文具销售;《怪物大师》周边涵盖收藏卡、Q 版徽章盲包、亚克力立牌、原画明信片套组及棉花娃娃,满足少儿读者的收藏与互动需求。

  广西人民出版社的“今日宜食字”大雅盲袋文字有趣,内含诗人冰箱贴、沃尔科特文创本、种子书签等,让读者在盲盒中邂逅文学惊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见”系列文创依然亮眼,无纺布袋、心愿系列挂件、卡夫卡书型抱枕、文学T恤等新品,将文学IP与生活美学结合,书展首日便热销,展现文创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一字一印”文创店推出上海城市精美明信片,搭配印章打卡活动,让阅读记忆可触可感。在上海工作的柳州籍读者常华买了中意的明信片,打算寄给柳州的朋友:“以前都是带上海的朋友去广西玩,现在要邀请广西的闺蜜来上海玩!”文创产品在年轻人中的交流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白天进,夜晚出,近9个小时,麦都用到没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主播冯彦中,13日这天直播近9个小时,活动结束后发朋友圈,展示用光电池的5个无线麦。

  广西出版积极布局线上阵地,让八桂书香突破地域限制,飘向全国读者的屏幕端,线上的喧腾不亚于线下的热闹。

  广西科技出版社在小红书推出《上海书展保姆级攻略》,标注展位地图与必买书单,“编辑私藏书单”推荐5本冷门高口碑图书;抖音则聚焦新书《奋起》,带上书展标签与打卡内容,扩大传播声量。

  广西教育出版社的线上直播涵盖阅读分享会、图书种草清单、文创设计分享会等;读者关注广西美术出版社小红书、视频号及“艺术的故事 The Story of Art”小红书账号,即赠“大卫的日常”小卡;广西人民出版社通过大雅公号与小红书发布盲袋特惠活动信息,实现 “云端种草、线下消费”的良性循环。

  本次上海书展首次利用上海展览中心的空地开办“阅界夜市”,不光拓展了书展的空间,也延长了为读者服务的时间。“阅界夜市”每晚人流如织,各种文创产品热销,“书香上海流动书房”“余华文学小卖部”前顾客排起长队……广西出版界的不少工作人员饶有兴致地观摩学习,他们认为广西美食夜市已名声在外,开发书市夜市应该也大有可为。

  上海书展上,广西出版以图书为基、文创为翼、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展现了八桂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传递了广西的文化自信,让“八桂书香”成为连接沪桂两地文化交流的纽带,为全民阅读注入独特的广西力量。从上海书展获得的启发,也将助力广西出版进一步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由:九游,九游官网,九游娱乐官方网站,九游官方门户网站提供

九游新闻

联系我们

手机:0394-3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