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已历时两个月。日前,齐鲁壹点12.0版本正式上线,为大赛再添助力,又掀起了一轮参与热潮。截至7月10日,投稿作品已近2000篇,专题阅读量持续攀升。与大赛同步打造的“文学会客厅”栏目成为亮点,栏目专访多位文学名家,为参赛者提供写作经验与创新启迪,全方位助力这场文学盛宴。
为了给创作者提供更丰富的创作指导与启发,齐鲁壹点倾心打造了“文学会客厅” 栏目,专访文坛名家,以对话形式探析创作真谛,提供思想启迪,搭建起创作者与文学大家沟通交流的桥梁。
目前,“文学会客厅”已先后邀请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著名作家赵德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穆涛等多位文学名家进行深度访谈。在专访中,名家们分享了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宝贵经验、独特见解以及对文学发展趋势的洞察,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角度和创作灵感。穆涛在访谈中强调:“‘青未了’写作要突出对社会和人性认知的突破”;张清华鼓励青年作家“要跟上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大时代的脚步,大胆创新创作,写出属于这一代作家的文字”;赵德发则回顾了从乡土文学到海洋文学的转型探索,到两部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历程,分享了文学与影视碰撞的独特感悟……这些名家的经验分享和创作理念,让“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不再仅仅是作品的角逐,更是一次文学思想的交流与启迪。
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启动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了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智能文学创作平台——“青未了”智能文学创作平台,通过先进技术为文学创作者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创作新体验,实现了文学作品从创作到评审、传播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这场文学与数字技术的双向奔赴,将引领传统文学赛事完成一场数字化的华丽转身。
此次齐鲁壹点12.0版本上线,为“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焕新升级后,大赛参与入口更加醒目,操作流程也更加便捷。其中,“青未了”智能文学创作平台是大赛投稿的唯一通道 ,在齐鲁壹点App首页共创频道和互动页面置顶呈现,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投稿与展示入口。用户只需登录齐鲁壹点 App,点击互动板块,就能轻松找到“青未了” 智能文学创作平台的入口,点击进入即可快速完成投稿。
同时,齐鲁壹点客户端还开辟了 “青未了” 文学大赛专题,集纳相关新闻、名家寄语和全部参评作品,九游官网结合 “文学会客厅” 名家视频专访、创作心路解码等新媒体产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大赛动态,让文学从纸端走向 “云端”,进一步扩大了大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让更多人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技术狂飙的时代,大赛始终坚守文学的“温度”。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聚焦“新时代、新山东、新表达”,设立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大类别,鼓励创作者以多元视角刻画时代变迁。大赛启动后,全国创作者踊跃参与,截至7月9日已收到作品近2000篇。为了让更多用户感受文学魅力,特别开设了“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作品集专题,在互动版块置顶展示,引发全网阅读热潮。
数据显示,参赛者中既有深耕文字的老作家,亦有初露锋芒的新锐力量。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抒发对时代与社会的思考。作品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发展、家族记忆等多个领域,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的万千气象,体现出创作者们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而海洋文学、科幻现实主义等新兴题材的崛起,则展现了年轻一代对时代的独特思考。
目前,首届 “青未了” 文学创作大赛仍在火热进行中,征稿时间将持续至 2025年8月31日,更多故事等待被书写,更多声音渴望被听见。
如果你也热爱文学创作,心中有故事、有感悟想要表达,那就快来参与吧。在这场文学之约里,我们皆是同行者。赛事未了,故事待续,让我们携手用文字勾勒人间烟火,以故事传递精神力量,共赴这场文学盛宴!
1.征集主题不限,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感情线. 征集体裁为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
内容需紧扣时代脉搏,或探究人生命题,或在地域叙事中彰显家国情怀,传承与发展时代精神;
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创新写作手法,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注重作品的艺术品质;
作品须为2025年以来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次刊发的原创作品,拒绝AI创作,严禁抄袭、代笔。
大赛共设短篇小说组、散文组和报告文学组三个组别。每组各自评出: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优秀奖若干。
所有获奖作者都将获颁荣誉证书,优秀创作者将得到重点推荐,并择优编辑出版征文专辑。
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评审分初评、复评、终评,获奖名单计划于2025年11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