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官方门户网站 - 互动小说与文字游戏创作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网文作者穿越进自己的小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逸仙课堂”通识课程辅导第58期

发布时间:2025-07-03

  九游官网

当网文作者穿越进自己的小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逸仙课堂”通识课程辅导第58期

  网络文学,这个诞生于数字时代的全民性文化现象(《2024 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用户占网民51.9%,月活1.36亿),正以年440亿的产业规模,重塑着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想象力疆界。这庞大数字跳动的脉搏下,是怎样的故事引力场?吉云飞老师的《现在的梦:中国网络文学类型谈》通识课,将带你深入这片生机勃勃的叙事沃土,解析其征服时代的类型密码。

  吉云飞,2011年考入北京大学,2015年参与创建北京大学网络文学论坛并担任男频主编。文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学的类型、生产机制和国际传播,兼及网络文艺和当代文学。

  本书汇集了数十名网络文学重要网站创始人的访谈录,内容包括:“为文学青年创造了空间,但走得太超前——榕树下创始人朱威廉访谈录”“成为言情小说网站是读者的自然选择——红袖添香创始人孙鹏访谈录”“盛于实体出版,守护心中的梦想——龙的天空创始人楼兰雪访谈录”等。

  本书的研究关注点来源于一个“非法”的“社会事实”:在充满盗版和抄袭的环境下,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正日益成为娱乐文化生产的总源头,进而影响公共想象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如何理解这种错位,以及错位背后生产与制度之间的张力,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书反对将粉丝看做愚昧、盲目的“文化白痴”,而是将电视粉丝看作是在节目方式上的主动的消费者、熟练的参与者,是从借来的材料中建构自己文化的游猎式的文本盗猎者,是勇于争夺文化权力的斗士。

  日本新一代思想家、争议性奇才东浩纪的成名之作《动物化的后现代》, 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根基性经典, 书中原创性地运用“数据库消费”“萌要素”“动物的时代”等概念, 精辟地分析了御宅族系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思想, 并从中理出御宅族系文化的形成与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御宅族对于动漫甚至当代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这些被误解的族群, 其行为模式是文化的脉络之一, 也正在改变人类的整个历史文化。

  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媒介的“讯息”在于其如何“扭曲”现存的社会秩序;由于忽视媒介,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这是“书面文化”或西方式感知能力的失败。书面文化执著于媒介的内容,它必须在新的电子环境里革故鼎新。麦克卢汉邀请我们抛弃旧的思维习惯,采纳感知和知识的新标准。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学形式,其创作背后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行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在改编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无论是作者的自我 “折磨” 式创作,对经典套路的解构,还是网文改编作品在影视、短剧市场的大放异彩,都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的无限魅力和广阔前景。

  网络文学创作的世界充满了奇妙与挑战,有时候,作家们自己也会陷入意想不到的 “剧情”。想象一下,凌晨 3 点,一位作家刚在自己的小说里让主角被反派捅了 108 刀,以推动情节的紧张发展。可下一秒,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作家竟然穿越进了自己写的书里。而此时,反派正举着刀,对着作家露出狰狞的笑容,说道:“作者,这刀够不够狠?” 这看似荒诞的场景,却反映出网络文学创作中作者对情节把控的极致追求,为了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不惜让主角承受巨大的痛苦。

  还有些作者为了让主角成长,可谓是 “煞费苦心”。比如有作者逼主角在冰湖里泡了 3 章的时间,可当自己穿越进去后,才切身感受到那种寒冷,冻得直打哆嗦。这不仅是作者对角色成长路径的独特设计,也体现了创作过程中的自我 “折磨”。在网络文学创作中,作者往往会为了达到特定的创作效果,对主角进行各种 “考验”,而当自己身临其境时,才更能体会到角色的不易。

  主角叶修既是电竞大神,也是网络作家(笔名 “散人”)。书中大量描写其创作网文《全职高手》的过程 —— 从应对编辑催更、调整情节迎合读者喜好,到用游戏经历反哺剧情,甚至借角色吐槽 “主角必须经历背叛才能成长” 等网文套路,堪称 “作家自我攻略” 的趣味范本。

  从《鬼吹灯》到《庆余年》,网文改编作品在影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作品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们有着独特的财富密码。以《琅琊榜》为例,这部改编自海宴同名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凭借精彩的剧情、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精良的制作,成为了网文改编的经典之作。剧中,梅长苏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谋略,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中翻云覆雨,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吸引了无数观众。其跌宕起伏的剧情、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以及对权谋、情义的深刻展现,都让观众为之痴迷。

  《花千骨》同样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部仙侠题材的网文改编剧,以其虐心的爱情故事、绚丽的特效场景和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收获了超高的人气。花千骨与白子画之间跨越师徒界限、历经重重磨难的爱情,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其在剧情改编上,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通过影视化的手段进行了生动呈现,将小说中的奇幻世界完美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在当下,短剧市场成为了网文改编的新热点。2024 年,“短剧化” 成为网络文学 IP 转化的发力点,微短剧用户规模达 6.62 亿,市场规模 504 亿元,首次超越同年电影票房 。盐城的 “轻舟计划” 在推动网文 IP 影视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通过微短剧的形式,以其短小精悍、节奏紧凑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比如一些以重生、逆袭为主题的微短剧,将网文的爽点情节进行浓缩,在短时间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满足了观众快节奏的娱乐需求。

  大学文学史学生张庆为说服叶教授收自己为徒,以现代视角创作小说。故事中,海边小城澹州长大的范闲,因神秘老师到访,平静生活被打破。在老师与蒙眼守护者帮助下,他精通药理、修炼霸道真气,化解诸多危机。带着对身世的疑惑,范闲前往京都,凭借智谋与武艺崭露头角。他以诗名动京都,出使邻国救人,整顿谍报网,侦破走私大案。历经家族争斗、江湖恩怨、庙堂权谋,范闲在感受人间冷暖时,始终坚守正义与良善,谱写了一段传奇人生。

  原著作者海宴,2006 年开始在起点女生网连载,2015 年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该剧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剧中权谋争斗精彩,人物形象饱满,情节层层递进,制作精良,从场景布置到服装道具都十分考究,是国产古装剧的经典之作,豆瓣评分 9.2。

  原名《流水混账》,原著作者八月长安,2010 年开始在晋江文学城连载,2016 年改编成电视剧。该剧以校园生活为背景,讲述了意外进入振华高中的普通学生耿耿和 “学霸” 余淮成为了同桌,他们共同成长,经历分离又重逢的故事。剧中演员形象贴合角色,剧情充满青春气息,唤起了观众对校园时光的美好回忆,豆瓣评分 8.8。

  原著作者海宴,2006 年开始在起点女生网连载,2015 年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该剧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剧中权谋争斗精彩,人物形象饱满,情节层层递进,制作精良,从场景布置到服装道具都十分考究,是国产古装剧的经典之作,豆瓣评分 9.2。

  最近在玩《苏丹的游戏》。很久之前,在正式版还没发售的时候,就听过这个游戏的大名,它那时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说明它质量过关。但是因为它属于我最不感兴趣的那种游戏类型——就是以“不同的选项导向特定的剧情”为主要玩法的文字游戏,比如橙光游戏——所以在朋友向我推荐的时候,我只是敷衍了一下,没有真的去玩。我真正开始对它感兴趣是在了解到游戏中一个叫“奈费勒”的角色之后。奈费勒长得不帅、脾气很臭,就算玩家再怎么拉拢他,到了朝堂上他也还是反对3(一般人对主角的反对值都只有1);但是同情底层人民,而且有谋反之心,要是玩家走奈费勒这条剧情线,并且选择扶持奈费勒成为苏丹,最终的结局会是“贤者之国”。

  只要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都会成为“苏丹”。意思是说,不管这个人之前有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性格,“众剑所吻的王子”也好,“金子般的女人”也好,“被苏丹选中的可悲之人”也好,只要坐上王座,这个国家里的各种力量就会牵着这个人不由自主地成为他曾经恨之入骨的那个“狗皇帝”,沦为囚笼里的太阳。但是有没有人能例外呢?奈费勒就是之一,他因着他高洁的秉性和有关革命的构思而能与众不同。别人只是皇帝轮流做,他才是刹那天地宽。我喜欢这个故事,并且想要去亲身经历它,最终实现它,正好遇上五一假期时间充足,我就把我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游戏中去。

  它真的很好玩。首先,几乎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故事线,玩家见证着追随者们的成长,也搅弄着贵族之间的爱恨,可以收编贫民窟的帮派,也可以教导无家可归的乞儿。远道而来的异国商人,是宫廷中一个妃子的故国国民;书店门口捡来的少女,书写她自己的复仇故事;相依为命的贵族母子是反目成仇还是冰释前嫌,都在玩家一念之间;王城的阶下囚可以在主角的帮助下拿回爵位,妓院里的风尘女子可以弑父上位成为领主。每个角色都可以单拎出来写一本十多万字的小传,当他们汇集到主角的故事线里时,又使这些剧情更加精彩。随着剧情发展、人物成长,玩家逐渐把她存在的痕迹传播到更多角色的人生里,把所有的因果都系于主角一身。这就是主角之所以成为主角,因为他是命运的交汇、众人的并集。

  这个游戏的核心驱动力是求生,这个动力与玩家触发的许多事件有时相合,有时相悖。玩家将在这个矛盾中周旋,如果想达成特定的结局的话,还得一边周旋一边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游戏带来的紧迫感是比较强烈的。比起那些需要即时反应的动作游戏,它更多以策略为主;比起那些经营休闲游戏,它的反馈速度更快。借着由游戏机制带来的张弛有度的节奏,它讲了一个故事。这种和死亡赛跑的故事并不少见,小说比如无限流,电视剧比如《鱿鱼游戏》,还有饱受诟病的漫画《咒术回战》。在这些故事里最重要的就是,是什么力量在逼着主角死?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故事的性质。《咒术回战》的失败是因为它弄丢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导致故事前后不接、莫名其妙。《苏丹的游戏》的成功就在于它在开头就给出了答案——苏丹的权力和女术士的游戏,而且每一条道路都指向这个答案——无论是信仰宗教、利用神明,还是集结军队、准备革命,都可以探索出更多的真相、从而彻底瓦解这两个力量。

  因此,整个游戏体验就像在看一本连载中的长篇小说。我玩了四十个小时,打出十四个结局。其中一个结局是主角完成了苏丹的游戏,但还要继续被苏丹折磨,此前他已经死了十一次。这个结局多么有意思?杀得满地鲜血、精神崩溃,最终却只是一朝回到解放前,走向下一个循环?悲剧啊!还有一个结局是主角终于造反成功,但是没有奈费勒的支持,所以就如前所述:成为了又一个狗苏丹。前面没有经验而失败很多次的那部分是《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成功之后走向悲剧循环的那部分是《恐怖游轮》,因为这是游戏所以可以从头再来的那部分是“重生之我要造反”,造反之后发现不尽人意、怀着一肚子怅然和愤懑重开时是“满级玩家试图完美通关”。完美通关之后还可以再写,“退休大佬只想过平静生活”。《苏丹的游戏》之所以能带来这样的感觉,大概是由于它是一个多人共同创作的文本。难以想象单独一个作者该拥有怎样的才华和精力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上述剧情都写在同一本小说里,但是可以想象游戏的制作组人员是怎样地讨论出游戏的基本机制、把剧情和卡牌创造出来,剩下的交给玩家去演绎。共创文本的特性就是可以演绎的故事似乎无穷无尽,因为只要有新的人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那么就永远有新的视角去解读这个故事。

  除了这个游戏的叙事艺术之外,关于它还有很多话题可以讨论,比如“《苏丹的游戏》折卡文化与狂欢化理论”之类,不过字数快超了,我就不写了。本人对该游戏的创作者致以诚挚的祝福,并热烈欢迎所有感兴趣的人来体验一下这个游戏。


本文由:九游,九游官网,九游娱乐官方网站,九游官方门户网站提供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0394-3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