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官方门户网站 - 互动小说与文字游戏创作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商标里的“文字游戏”屡禁不止问题出在哪?

发布时间:2025-07-18

  最近,某洗发水品牌的“3分钟奇迹”商标引发关注。有消费者质疑,看到包装上的“3分钟奇迹”字样,以为是品牌在描述产品功效,谁知它们是不具备具体含义的商标文字。

  一段时间以来,已有数个商标“文字游戏”被曝光:酸奶品牌表示酸奶里除了牛奶、乳酸菌、糖,“其他没了”,结果“其他没了”是商标,部分产品还有其他成分;肉制品包装上写着“土猪肉”,谁料“土”字是商标文字的一部分,与猪肉没有关系;“100%果汁”也不一定是纯果汁,因为品牌的商标里有“100%”字样……

  面对这些,消费者态度很鲜明:不欢迎。可在表示反对的同时,也有必要追问一句:商标里的“文字游戏”从何而来?为什么不能禁止?

  我国商标法明文规定,对于“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标志”,不仅包括图形,也包括文字。

  原因之一,恐怕是不少企业抱有侥幸心理,不断注册相关商标,试图用“文字游戏”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有的甚至屡教不改。

  例如,早在2018年,有部分品牌将“手擀面”“手打面”等字样注册为商标后,印在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包装上。事件被曝光后,品牌迅速下架了相关产品。但跟踪发现,被曝光过的品牌又申请了包含“手打鲜粉”等字样的商标。

  对于这类企业,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出手,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比如,可以把那些恶意注册、反复使用“文字游戏”商标误导消费者的企业纳入信用黑名单,实施跨九游官方门户网站部门联合惩戒。

  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商标“文字游戏”说明,现有的商标审核机制存在漏洞。从规章制度看,商标注册有严格的审查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审查员对商标是否存在误导性或欺骗性的认定存在一定的主观差异。而且,不能排除部分别有用心的商标申请人会通过商标拆分、多类别申请等手段规避审查。

  我国有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制度;而且检索已经被曝光的“文字游戏”类商标可以发现,有些商标已经被标注为“已失效”“异议”,说明监管部门可以叫停问题商标的使用。

  不过,仅有这些还不够。应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鼓励消费者和其他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监督。

  总之,商标是企业的名片,更应是市场信用的基石。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字游戏”类商标,有必要多管齐下,推动商标回归其本质功能,让市场竞争真正聚焦于产品与服务。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由:九游,九游官网,九游娱乐官方网站,九游官方门户网站提供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0394-3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