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面对这么多读者,心里都非常忐忑。”7月13日,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获奖作品《泥潭》新书分享会在湖北省外文书店举行,现场人头攒动。九游因在获奖感言中深情怀念去世女友而爆火网络的湖北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青年作家刘楚昕说,网友和读者们的转发与点赞,把他捧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高度。每次为读者签名,他都很紧张,也不断安慰自己——就当成是为中国文学发展和全民阅读做一点贡献。
刘楚昕说,现在娱乐方式很多,如短视频、影视作品、网文等,严肃文学市场在逐渐萎缩。这么多人为文学聚在一起,他认为大家喜欢的不是自己,而是喜欢文学,于是他安慰自己,让焦虑的心平静一点,当作是把文学的阅读氛围传播给大家,让大家重新回到严肃文学的阅读之中。
刘楚昕的小说《泥潭》预售三周便达40万册,成为今年的现象级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从辛亥革命拉开帷幕,以武昌起义为舞台,几经修改,最终留下了17万多字。他在后记中写道:“最终定稿之前,我仍在一遍又一遍修改,总觉得这里可以完善一下,那里还未令我完全满意。如果不是有个‘deadline’(最后期限),恐怕我还可以继续改一个星期、一个月、半年……”
活动现场,刘楚昕介绍了小说内容和创作经历。他告诉读者们,他一直给自己施压,一定要把小说改好,不能让大家失望。“如果能再多给一点时间,我还能再改,但是编辑老师说,没有哪一部稿件是完美的,到时限必须强行停止。我想也只能这样,虽然还有很多遗憾。”他说,评审老师看到出版的小说后觉得还不错,但到底是不是不错,他也不知道,只能交给读者来评判了。
“看到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年轻人在走一条正道,这是我为湖北文学感到特别自豪的一点。”著名作家刘醒龙此次也来到活动现场。他认为,刘楚昕一直在默默地写,不找任何人,不走任何捷径,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文学本身,这是一种正途。文学不是看你跳多高、跑多快,最终是看你能走多远、能走到什么境界,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走正道,才能走得远。
热情的读者们与刘楚昕现场进行互动交流。他告诉读者,你想放弃,随时都能放弃;你想重新开始,你也可以重新开始。大多数人的人生总会遇到一些迷茫期,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就面对自己的良知、面对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本心是追求什么。就像他写作一样,经历了不少人生变故和打击,最终坚持把稿件修改完成。他之所以从打击中走出来,就是坚持本心,想做一件自己一开始想要做的事情,这让自己越过了“这一滩泥潭”。
一名读者带来一份礼物——她画的一幅海洋与礁石的画,还送给刘楚昕一段话:“希望它能带给您一些灵感,愿您以后的创作之路如同广阔海洋,永远充满新奇与可能。每一个故事都能像海洋一样,拍打着读者的心。”